民国女子的发式


图:民国女子梳各式发型

民国女子的发式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:保守派和革新派。前者是在遵循传统发型的基础上的改良发型,后者则是在各种新思潮下催生出的新式发型。

民国时期,对大部分传统女性来说,改头换面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,所以很多女性依然沿袭了晚清女子的发型,只是做了一些小小的改良,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发式为后挽髻和垂丝前刘海髻。


图:民国女子赵一荻梳后挽髻

后挽髻是民国时期最常见的一种改良发型,各个阶层的女子均能梳,但通常较受传统和成熟女性的喜爱。这种发型很少加装饰,一般搭配一对珍珠或玉石耳坠,就能体现女性温润如玉、端庄典雅的气质。


图:民国女子梳后挽髻

而稍微年轻一些的女性如果梳此发髻,往往会在耳侧加一朵绒花或绢花,显得优雅而青春。


图:民国女子梳垂丝前刘海髻

垂丝前刘海髻是民国时期大户人家的少奶奶最常梳的发型。该发髻一般梳得很光洁,且大多用细丝线做成的网儿相罩,或者用缎带束发,来巩固发型。

垂丝前刘海髻一般会在发髻上加一些装饰,比如插上簪(zān)、钗、华胜、步摇、花钿(diàn)等,这样不仅可以体现贵妇的身份,还能凸显年轻女性初为人妇时娇羞温婉的韵味。


图:民国女子梳新式发型

与保守派相比,民国时期革新派女性的发型要丰富得多。随着新思潮的涌入,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新发式,比如“辫发”、“齐耳短发”(也就是“学生头”)、“烫发”等。


图:民国女子张充和梳双辫造型

麻花辫是民国时期年轻女子最常梳的一种发型,尤其是一些尚未出阁的大姑娘,多喜爱留一条长辫子垂于背后,或是梳两条长辫子搭于胸前。有些女子的辫长到了腰际,辫梢上常以红头绳扎系。有些女子梳较松的短辫,其长度过肩,辫梢上扎蝴蝶结。

麻花辫不需要太多的装饰,一条缎带、一根红绳,就能将女学生的纯情、稚嫩、还有书卷气质凸显出来。


图:民国女子陆小曼短发像

“五四”运动以后,短发在中国女性群体中开始流行起来,短发体现了当时新的社会风尚和新女性清爽、简洁、利索的形象。


图:民国海报女子留短发

当时的短发有各种样式:女学生大多是齐耳短发,头前有齐眉的一字刘海儿;普通女子有中分无刘海儿的,有偏分无刘海儿的、偏分戴发卡的、偏分扎辫子的等。


图:民国女明星烫浪漫卷发型

20世纪二十年代末,西方女子的烫发经沿海通商口岸传入国内,一些大城市中的妇女开始流行烫发。到20世纪三十年代初期,烫发已经在上海、南京、北京、山东、四川等地的妇女中广为流行,烫发成为这一时代的标志。


图:民国女明星烫大波浪发型

当时烫发的样式层出不穷,有长波浪、短波浪、大卷、小卷等等,其中尤以长发大波浪最为时髦。这种发型初期为长度齐肩,头顶三七分路,额前没有刘海儿,头发表面可看出烫过后明显的弯曲波浪纹。而且,大多在两耳处使用发卡,既可以衬托脸型,也可以方便平时生活。后来,这种发型不断发展,又演变出多种造型,比如将额前刘海垫高的。


图:民国海报女子的梳手推波浪纹发型

民国时期,好莱坞成为了当时爱美的中国女性所向往的地方,西方电影里女明星的造型广受追捧,其中的一款发型——手推波浪纹发型——就受到了富家千金、贵妇们的青睐。


图:末代皇后婉容的手推波浪纹造型

这款发型不是靠卷发棒等加热工具做出来的,而是靠高水平的发型师的手指和梳子,一波挨着一波纯手工打造的,所以“浪花”不大,密密的,非常自然美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