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代皇帝之衮冕

宋代十分崇尚礼制、重视祭祀。因此,与其他朝代相比,宋代不仅多次颁订服制,还三番五次对服制进行修改。从二十四史的《舆服志》或《礼仪制》的记载中也可以看出,宋代的冠服制度最为繁复。宋代皇帝的天子之服有七种,分别是:大裘冕(qiú miǎn)、衮(gǔn)冕、通天冠服、衫袍、履袍、窄袍和御阅服。皇帝在出席不同的场合时,配套的服饰也各不一样。在冬至祭天大典时,皇帝着大裘冕,而其余祭祀活动还是以衮冕为礼服。

宋代初期冕冠的冕板广一尺二寸,长二尺四寸,前后各有十二旒(liú),旒上穿有珍珠。在珠旒外,又有十二翠旒由碧凤衔之。冕板以龙鳞锦为面,内里用紫云白鹤锦作衬,冠上点缀玉七星,旁边分别用二十四个琥珀瓶用来装饰,四周围金丝网钿(diàn)作为装饰,用珍珠与宝玉交错镶嵌,而固定冕冠的玉簪导由金饰装饰,组带则是红色丝条,在冠的左右各有黄色的纩(kuàng)饰充耳,悬系于紞(dǎn)上,垂于耳边。

到宋仁宗景祐年间,对冕冠的尺寸、质料、颜色进行了一次修改。冕板改为八寸,长二尺四寸;去掉了翠旒,碧凤前后垂珠旒二十四;不用琥珀瓶;改龙鳞纹为青罗彩画,紫支白鹤也改为红罗彩画;其他如金丝结网、板四面素花坠子,天河带组带等均减轻。


图:北宋冕冠复原图

冕延:又写作綖(yán),最上面的木板,又称冕板、延板,上黑下红、前圆后方,象征天圆地方之意。后面比前面高出一寸,使呈向前倾斜之势,有前俯之状,象征君王关怀百姓,冕的名称即由此而来。延板四面缀金丝结网子和金丝结龙,缀有花素坠子。延板前后各置十二碧凤,两侧各有二十四个琥珀瓶和犀瓶相间而立。

冕旒:綎的前后两段垂旒,用五彩丝线穿五彩圆珠而成。前后各十二旒外另加由碧凤所衔的十二翠旒,形成前后各双层旒。

冠身:冠身两侧有四根支撑延板的柱子,以七宝装饰,龙鳞锦表。

带:横跨天板的一条长带为天河带,以青碧锦织成,长一丈二尺,广二寸。

缨:冕板左右垂下的红丝绳,在颔下系结,用于固定冕冠。

黈纩:位于冠的两侧耳旁的黄色圆球,也叫充耳。

宋代皇帝用于最高规格的祭祀礼仪的服饰是大裘冕,这种形制只是在冬至祭天大典时的穿着,其余祭祀活动皇帝还是以衮冕为礼服。


图:宋代衮冕复原图

上衣:青色罗制成的交领大袖,有红罗绣缘边,纹样有八章:日、月在两肩前,星在后领下,两袖前后各有两条升龙,其余山、华虫、火、宗彝(yí)各成对排列一行;


图:冕服上衣正面复原图


图:冕服上衣背面复原图

下裳:红罗裙,纹样有四章,有绣缘;


图:冕服下裳红罗裙复原图

蔽膝:红罗,绣升龙二条,有绣缘;


图:冕服蔽膝复原图

足:红袜、赤鞋。

中单:绣黑缘的白罗衫。

另外还有若干杂配件,包括大绶(shòu)、小绶、玉环、大带、革带、四神带、勒帛、玉具剑、玉佩、舄(xì)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