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朝时期国力强盛,经济发达,文化繁荣,统治者推行兼容并包政策,使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得以加强,对外来文化习俗兼容并蓄,使得唐代“胡风”盛行,也由此带来了“胡服”的盛行。
唐时的“胡服”所指的并不限于一个民族,而是作为外来民族服饰的意义使用,实际上包括了西域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和印度、波斯等外国服饰。
唐时女子喜爱穿胡装,据《旧唐书•舆服志》记载:“太常乐尚胡曲,贵人御馔,尽供胡食,士女皆竟衣胡服,故有范阳羯胡之乱,兆于好尚远矣。”
我国著名历史学家、敦煌学家向达先生曾有言:“唐代长安对于外国风尚之变迁,每因政治关系而转移。”唐代女子所穿的胡服,也在不同阶段受到了这种变化的影响。
此时的胡服主要受西域、高昌、龟兹、波斯等国的影响,最典型搭配为:头戴绣花尖帽(锦绣浑脱帽),身穿窄袖紧身翻领长袍,下着条纹小口裤子,脚踩尖头软锦履或者软靴,腰束蹀躞(dié xiè)带。
这种女子着胡服的形象在唐墓的石刻线画中很常见,陕西乾县章怀太子李贤(武则天次子)墓、永泰公主(唐中宗李显第七女)墓中的壁画上,就有许多身上穿着胡服的妇女形象。
回鹘(维吾尔族前身)曾在安史之乱中助唐王室平定战乱,此后两国交往频繁,回鹘装便开始自宫廷流行至民间。这种回鹘装多为翻领长袍,袖子及腰身窄,领口、袖缘处有宽阔的花边,衣长拖地,颜色大多为红色,布料多采用质地厚实的织锦。穿回鹘装的女子通常还会将头发挽成椎状的“回鹘髻”。
唐五代时的花蕊夫人《宫词》中这样描写:“明照腊日官家出,随驾先须点内人,回鹘衣装回鹘马,就中偏称小腰身。”到了唐开成年间,回鹘发生内战而迅速衰落,其影响也逐渐减退。
进入晚唐以后,吐蕃(古代藏族)的国力渐强,与唐朝交往密切。除了传入了唐时最受热捧的运动“马球”,吐蕃女子的椎髻、赭(zhě)面等习俗也传入了唐朝。
椎髻是将头发盘结于头顶或脑后呈椎形,赭面是吐蕃人的一项习俗,他们用赤褐色的膏剂涂于面部,以防风沙吹袭冻裂皮肤。
椎髻、赭面的习俗在唐宪宗元和年间最为盛行,因此又被称为“元和妆”。白居易的《时世妆》中的“和妆梳君记取,髻堆面赭非华风”所描述的就是当时的女子效仿吐蕃妇女妆容。
这一时期,虽然胡服仍有流行,但却不再像初唐和盛唐时期那样备受推崇,胡服的影响减弱,甚至受到抵制,汉民族传统的宽袍大袖又逐渐盛行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