帔(pèi)帛是一种古代女子的配饰,样式类似丝巾,古代妇女将其披在肩上或搭在手臂上,唐人通常称其为“帔子”“帔”,如今则多称“帔帛”。
“帔”早在汉代就已出现,最初指的是一种男女均可使用的披肩。东汉训诂学家刘熙在《释名•释衣服》中解释:“帔,披也,披之肩背,不及下也。”南北朝时期,这种披在肩背上的配饰比较常见,南朝梁简文帝在《倡妇怨情诗》中就曾写道:“散诞披红帔,生情新约黄。”
到了隋唐时期,帔帛开始盛行。从大量出土文物中可以看出,唐朝的帔帛总是与襦裙服搭配使用,成为了唐代女装的基本组成部分,无论是贵族女子还是平民女子都对它极为推崇。
受佛教文化及西域胡风的影响,唐代的"帔"朝着窄长的方向发展,演变成了一种更为细长的飘带样式。唐代女子通常将这种帔帛的两头绕过手臂垂在胸前两侧,为上襦下裙的衣服增加层次感。
大多数帔帛都用质地轻薄的纱、罗等面料制作,往往给人以轻薄飘逸的印象,但唐时的帔帛其实也有较为厚重的样式,称为“夹帔子”,专供天寒时使用。
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墓出土、登记了大量普通百姓典当赎取记录的《唐质库帐历》(唐人称当铺为“质库”)中,就有“故紫小绫袷帔子一”的记载。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29号墓出土的《唐咸亨三年(672年)新妇为阿公录在生功德疏》登记了大量当时为修功德所布施的衣物,其中也有“绿绫夹帔子二领”的记载。唐代蒋防的小说《霍小玉传》中,也有“着石榴裙,紫褴裆,红绿帔子”的描述。
1971年,陕西省乾县唐章怀太子李贤墓的墓室西壁南侧出土了一幅《观鸟捕蝉图》,画中最左侧侍女正用簪子搔头,她肩上所披的就是一条绿裹红面的帔帛。此帔帛正反两面红绿异色,有学者推测此即为历史记载中的“红绿帔子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