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百姓之男子身服
正在加载3D,请稍等.....
幞头
缺胯衫
颜色
六合靴
  袍衫是唐代男子最常见的服装,“袍”指的是夹衣,冬天可夹棉,“衫”指的是单衣。袍衫的样式并非一成不变,从隋文帝改革胡服直至唐朝初年,以圆领、窄袖为主要特征,一直延续到盛唐玄宗之时。中晚唐时期,男女衣衫逐渐回到宽大修长的款式,胡服胡妆逐渐消融其中。
幞头:唐初盛行软脚幞头,初唐之后两“脚”逐渐加长,中唐时两“脚”又变短。到了晚唐则流行硬裹硬脚幞头,质地硬挺有型,“脚”如硬翅。
缺胯衫:庶人和军士所穿的袍衫无横襕,两侧开衩,方便活动,称为“缺胯袍(衫)”或“圆领开胯袍(衫)”。
颜色:《新唐书·舆服志》记载:“至唐高祖……流外官、庶人、部曲、奴婢,则服绢施布,色用黄白……”
六合靴:六合靴起自魏周,原本为北方游牧民族骑马时所穿,是用黑色皮革缝合制作而成的一种皮靴,起初是为了“便于戎事”。到了唐代,六合靴“贵贱通用”,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皆可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