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国男子的配饰


图:民国学者

民国时期,学习西方的各个方面成为当时的社会共识,当时西方先进的经验,先进的文化,先进的生活方式,潮流、新奇的物品相继传入中国,当然也包括服装穿搭。这一时期的男子服饰在配饰上引入了许多西方的搭配,其中一些较有特色的配饰为:怀表、礼帽、手杖、围巾等。


图:头戴圆礼帽的民国男子

要说民国时期最为百搭的单品,帽子绝对当仁不让占据首位。

当时西式礼帽流传到我国,成为一种时尚。很多文人、有经济实力的人都喜欢穿长衫搭戴西式绅士礼帽,显得非常儒雅。这些礼帽样式非常多样,主要有软呢帽、巴拿马帽、船夫帽等等。


图:头戴帽子的民国男子

此外,官绅还戴碗帽、毡帽、大甲藤帽、草帽等,从事某些职业的人则戴与该职业制服相配套的帽子。

老年人和在户外工作的农夫或行商走贩冬季多戴“猴帽”,这种帽子用纱线织成筒状,留有两个眼孔,戴时将上端扎住,平时翻卷起来只盖住头顶,天冷时放下,包住整个头部。

欧洲的围巾诞生于欧洲古典的骑士文化,它除了作为一种保暖的物品,也作为一种骑士穿搭形象和造型上的点缀。

到了清末民初,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,围巾作为一种时尚单品被许多归国留洋人士和外国人带入中国。


图:民国爱国人士闻一多戴围巾

当时中国的纺织工业发展得如火如荼,紧跟西方潮流,许多高级的羊毛围巾、羊绒围巾等应运而生,成为了上层阶级文人雅士追捧的时尚配饰。在秋冬季节,男子会穿搭长衫配上围巾,既保暖又美观。


图:拿手杖的民国学者金岳霖

手杖是给人步行提供支撑的实用工具,有木制的、铁制的、铜制的。手杖上的图案也很丰富,既有镶宝石的,嵌玉的,还有镏(liù)金的。

旧时西方的绅士平时喜欢拿一根精致的手杖以示风度和身份,与他们笔挺的身姿和西装相映衬,这成为西方绅士的招牌形象。


图:拿手杖拐棍的民国男子

民国年间,中国的一些中上流人士跟随西方文化的潮流,也喜欢拿一根手杖,显示自己身份的与众不同,这种手杖因此被民间称为“文明棍”。

怀表是一种从西方传入到东方的舶来品,大约诞生于18至19世纪。它与手表不同,是佩带在胸前、怀里的袖珍型钟表,有一条链子将其固定在衣服上。


图:穿西装、戴怀表的民国男子

怀表在民国时期特别男士们的欢迎,其精致的造型与西装搭配起来,可以彰显男士的时尚和帅气。


图:民国学者戴金丝边眼镜(左三)

民国初期,男子最时髦的配饰要数金丝边眼镜。这种眼镜采用圆形镜片,金丝架框。无论是文人学者,还是大城市里的洋行高级职员,抑或是小城镇里的布衣绅士,都喜欢戴这种眼镜,这在当时成为了一种身份的标志性象征。


图:戴圆形黑框眼镜的民国男子

戴上这种眼镜,不仅可以让人显得气派非凡,也显得非常新潮。当时甚至还有些视力正常的人为了追求时髦,也戴起了平光的金丝边眼镜。除了金丝边眼镜,黑框眼镜在当时也非常流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