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帝王服饰是我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服装之一,皇帝所穿的每种服饰,除了式样、颜色、纹饰有严格的规定外,在质地上还有皮、棉、夹、单、纱等分别。
此外,在不同的场合,皇帝所穿的服饰也有明确的规定:在大典祭祀和朝政时穿规格等级最高的礼服(包括朝服、衮服、端罩);在年节喜庆的日子穿吉服;日常闲居时穿便服;外打猎时穿行服;阅兵时穿大阅甲……
其中,衮服、端罩是皇帝在登基、朝会、祭拜天、地、日、月,以及在元旦、万寿、冬至等重大典礼或节日时所穿的服饰。
衮服是穿于吉服或朝服之外的褂式服装,具有吉服与礼服的双重功能。
皇帝的衮服形制为圆领、对襟、平袖、左右及后开裾,长与坐齐(晚清衣长至膝以下),袖与肘齐,石青色缎面,两肩及前胸后背饰团正龙纹各一。团纹内饰日、月、星、山四章,清早期至乾隆中期,也有不饰章纹的。
衮服的质地根据四季的变化进行选用,冬款用帛裘,春秋款用袷(jiá),夏款用纱。
清代乾隆帝石青色衮服为圆领、对襟、平袖、左右及后开裾、缀扣五枚,石青色缎面,用五彩丝线、金线和米珠在胸、背及两肩绣五爪正面龙四团,并在左右肩分别饰日、月二章。在团龙纹样内,间饰五彩流云和红色万字、蝙蝠和寿桃纹,寓意“万福万寿”。龙纹均用小米般大小的白色珍珠绣成,工艺精美独特。
据《大清会典》记载,清代皇帝的衮服为石青色,但由于清初冠服制度尚未完善,皇帝衮服也有明黄色的。
清顺治黄色纱绣衮服是现存清代早期唯一一件明黄色衮服。其形制为圆领、对襟、短平袖口、左右及后开裾。领镶石青缎边,明黄色纱衬里。衣面绣正面金龙头顶寿字四团。团龙纹以圆金线绣成,纹饰以红、蓝、绿三晕色为主色调,绣工细腻平整。
端罩是清代皇帝及文三品、武二品以上官员才能穿用的翻毛外褂,一般在冬季穿,替代衮服、补褂罩于朝服、吉服袍外,用以御寒。
端罩形制为圆领、对襟、平袖至腕,长至膝下,对襟处缀铜扣四枚,左右垂带共四条。按《大清会典》规定,皇帝的端罩,质地用紫貂或黑狐,以明黄色缎为衬里。